倍悦网_券商配资_券商配资开户
券商配资

平湖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④|刘旦华:“祖传的珍宝,不能丢!”

发布日期:2024-03-24 02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  

  即便在中华民族众多与舞龙相关的民俗中,平湖纸龙舞也是极为特殊的一种表现形式,是中国纸龙的典型代表。它原本只是一族一姓的节庆习俗、乡愁寄托,后逐渐成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并不断地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  “平湖纸龙舞,其实涉及了两个非遗技艺:一是制作工艺,二是舞龙表演。”谈及这个平湖刘氏代代相传的民俗,平湖纸龙舞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刘旦华开明宗义地说。

  平湖纸龙舞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刘旦华

  乡土特色浓郁的平湖纸龙舞

  平湖纸龙舞至少已有300余年历史,是深圳龙岗平湖刘氏为驱邪灭妖、除难消灾,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而在春节期间进行的一种表演,集舞蹈、音乐、工艺、美术、造型、神话传说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。

  2010年,平湖纸龙、平湖纸龙制作技艺入选龙岗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2014年、2015年,平湖纸龙舞先后入选深圳市、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  平湖凤凰新村织龙室一角

  平湖纸龙舞的传统制作工艺,仅以竹篾和纸为材料,因此舞龙的制作被称为“织龙”。“从使用的材料,也能看出这项技艺的历史之久。”刘旦华自信地表示,“织龙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。”

  织龙并非易事。“四五个人,每年一过中秋就开始织,一路织到大年三十。”先打磨竹篾,用一种斑鸠纸绑好,制成龙身的骨架。然后糊裱、绘图,装上龙须、龙角等部位,将九段龙身逐一连接,才算大功告成。

  织好的龙形神兼备,威风凛凛。表演时,一雌一雄两条大龙,随着剧情上下起伏、左右腾挪,配上龙门、鲤鱼等道具,大钹、唢呐、鼓等乐器,场面十分壮观。

  据刘旦华介绍,舞龙前后还有特定的请龙神、送龙神仪式。请来神龙“附身”后,纸龙才算有了灵魂;而把纸龙烧掉,灰烬撒入水中,则寓意让神龙回归大海。

  “差一点,我们的舞龙就没有了”

  平湖刘氏舞龙的传统,据传与其先祖夏朝“御龙氏”和“高祖斩白蛇”的故事有关。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平湖纸龙舞,承载了一代代平湖刘氏族人的历史记忆和家族情怀,好像只有纸龙舞起来,才算是有了年味。然而这一传统曾中断达42年之久,经过抢救,才于2008年重现平湖。

  刘旦华正是抢救工作的组织者。他今年70岁,是土生土长的平湖村人,本是一名书法家,也曾担任村“两委”干部。

  “当时政府倡导发掘‘非遗’,我一想,我们这里不是有条龙嘛!”刘旦华说,“纸龙舞是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的珍宝,不能丢!”

  抢救工作一波三折。“询问一圈,会织龙的都走了(去世了)。”有人打起退堂鼓,有人担心“劳民伤财”。所幸这时,93岁高龄的“发叔”刘寿发返乡。他是当时仅存的懂织龙的老手艺人。听闻刘旦华等人的请求,发叔一口答应:“你父亲刘校长当年教我读书写字,我就教你们这门手艺,希望你们把它传下去……”

  有了老人家一招一式的耐心教导,加上刘旦华一行步履不停地奔波香港凑齐所需材料,反复尝试,终于在8个月后把纸龙制作出来了。

  纸龙有了,该怎么表演呢?刘旦华等人又不厌其烦地探访长者,召集族人座谈,从众人模糊的记忆中提取出一个个关于舞龙舞蹈、音乐的碎片,将细节慢慢复原、整合,并不断揣摩舞龙动作,力求尽善尽美,让原汁原味的平湖纸龙舞重现再生。

  就这样夜以继日地与遗忘赛跑、为传承燃薪续火,第二年春节期间,舞龙终于正式与平湖居民见面。“转年发叔就去世了”,刘旦华说,“差一点,我们的舞龙就没有了。天时地利人和,缺一不可。”

  得益于刘寿发、刘旦华等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,如今,平湖纸龙舞不仅没有湮灭在历史长河中,还成为每年春节期间备受平湖居民期待的重头戏,后来更是两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,为越来越多人所熟知。

  接力聚力创新发扬

  近年来,平湖纸龙舞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。单是织龙材料就几经演进,比如用灯泡代替传统的烛盏做龙的眼睛、在龙腹内放灯、用铁丝绑竹篾等。笔者在织龙室看到,今年的龙身上还串起了小彩灯,“夜里会更加漂亮”,织龙人刘骏达兴奋地说。

  刘旦华十分重视后继人才的培养,老一辈织龙、舞龙师傅退休后,便由年轻人扛起了大梁。深圳市平湖股份合作公司对平湖纸龙舞的发掘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,公司里的年轻人们每到年底就织龙、排练,将威武的纸龙舞上天空。

  如今,平湖已组织起老、中、青、少多支舞龙队,鼎盛时有100多人。舞龙表演也从最初只在除夕到元宵进行巡游表演,到每逢节日、庆典也会表演,还多次受邀参加公益演出,广受好评。

  位于平湖凤凰新村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门为一条“纸龙”布置了展览室,详细介绍了平湖纸龙舞的溯源、传承、发扬等经历。

  “村里有这么一条龙,年轻人也会感觉很荣耀。”刘旦华认为,对于今时今日的平湖,纸龙舞的意义非凡,不仅能为居民们的闲暇生活增添色彩,也让年轻人获得文化归属感,提升凝聚力、增进感情。

  为此,刘旦华积极推动“非遗进校园”项目。他不仅将纸龙舞带进凤凰山小学第二课堂,还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联系,依托深圳非遗高校联盟,共同探索非遗保护传承和高校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。

  “平湖纸龙舞的缘起与现今的呈现形态,是了解认识本地历史与民俗的重要途径。”广东省文化馆在介绍时这样说。

 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,平湖纸龙舞,不只是一家一姓的传承,更是深圳文化、客家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而推动“非遗”积极融入创新文化业态,对于丰富公共文化、提升深圳文化发展的高度厚度具有重要意义。



Powered by 倍悦网_券商配资_券商配资开户 @2013-2024 RSS地图 HTML地图